作者:我看行曆史
1948年9月17日是中秋節,距60軍長春起義還有一個月。這天發生了一件趣事,我獨立第八師事先在九台縣製作了大批月餅,不僅送給了包圍長春的我軍前沿陣地部隊,還給長春守敵60軍的官兵捎了一批月餅。
當天晚上,我軍在夜間廣播中說:“我們知道你們還沒吃上月餅,昨天我們特意往你們陣地前送了月餅,你們不要客氣,快來陣地前的紅房子領取……”
我軍給長春守敵送月餅?這到底怎麽回事?其實這是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蕭華,為了瓦解長春孤城守敵鬥誌,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作戰指導上,想出的一個妙招。

蕭華
1948年5月下旬,我軍對長春發起淩厲的攻勢,一舉攻占大房身機場,徹底切斷了長春守敵的空中通道,鄭洞國的十萬守軍陷入包圍,就此拉開我軍發動瓦解攻勢的序幕。
那麽,蕭華發動的“攻心戰”有哪些妙招呢?
妙招1:情況匯總印稿件,陣前喊話亂敵心
資料記載,我軍事先通過兵團政治部聯絡部和敵工部,將敵軍的長官和部分官兵情況摸清楚,根據匯總的內容加上評語印成稿件。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刻,便在敵人陣地前沿進行指名道姓的呼喊。
如此有針對性的攻心戰,收到了奇效。鄭洞國專門派人監督部隊,卻沒有多少效果,新38師112團7連的士兵齊貴帶槍投誠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與齊貴同一個連隊、曾經入緬作戰的遠征軍班長唐國華,不但帶領全班七人,而且還拉上他所在那個排共計13人,帶著武器一起投誠解放軍。這下可好,搞得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的頭都有些大了。

鄭洞國
鄭洞國也想了一些辦法應對。他先是派新38師副師長到112團散布“唐國華等人已被解放軍就地處決”的假消息,然後抓住此事,胡編亂造出所謂國軍逃到解放軍哨卡,遭遇種種倒黴事的材料,以話劇形式在守城部隊中反複演出。鄭洞國將悲劇搞成鬧劇的手法,確實讓人歎為觀止。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得到報告,我軍獨立第10師馬上來了個‘打草驚蛇’。先是派人保護唐國華等人到新38師陣地前喊話,更絕的是,我軍還以唐國華的名義印發了一批《告38師弟兄們》的材料。在這場真真假假的較量中,鄭洞國欺騙部下的謊言敗下陣來,再也演不下去,不得不草草收場。
妙招2:過節送月餅、西瓜,還要唱民歌
1948年3月,從吉林市敗退到長春的60軍,麵臨糧食短缺的問題,成了軍長曾澤生的頭疼事。相比60軍的窘境,新7軍無疑要好很多。之前他們不僅有較為充足的糧食儲備,而且蔣軍飛機空投糧食的倉庫就在自己的防區內,完全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
據說,新七軍糧食多到可以吃到1949年開春。但是當曾軍長來借糧時,新七軍軍長李鴻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借給60軍一粒糧。

曾澤生將軍率部起義
針對這一情況,我軍圍城部隊對長春60軍和一些地方部隊,開展贈送慰問品活動。慰問品可不光有宣傳單,還有新鮮的香瓜、可以填飽肚子的土豆、口感相當不錯的辣椒。
1948年中秋節這天,我軍一名指導員親自帶著4個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扛著大米、蕎麵、豬肉、月餅,通過蔣軍的哨卡,一路走進他們的據點。肚子餓得受不了的蔣軍兵團司令部政訓處主任,親自出麵迎接。
指導員對他們說:“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不是來打仗的,給你們帶來一些禮物,想和你們一起過節,嘮家常。”
指導員聊了聊天,就走了。政訓主任疑心很重,怕吃的東西下了毒,就先讓自己手下幾個士兵先品嚐。等發現沒有問題,便嚇唬士兵說:“你們不能再吃了,上頭知道了,你們要掉腦袋的。”說完不由分說,自己把東西全拿走了。
長春起義後,守城兵團司令部警衛連長劉震坤說:“那些好吃的,全讓主任一人獨吞了。”
除了送月餅,在1948年中秋節前後,我軍獨八師宣傳隊積極組織雲南籍戰士,吹拉彈唱家鄉有名的雲南民歌《繡荷包》,輕而易舉的勾起60軍官兵的思鄉之情。而一曲陝北民歌《走西口》,唱得餓肚子、背井離鄉的他們熱淚盈眶,氣得守城軍官惱羞成怒,下令開火射擊。

【蕭勁光(中)、蕭華(左)接見曾澤生(右)】
我軍宣傳隊一位年輕的女戰士,因暴露目標不幸中彈犧牲。宣傳隊的戰士們,不怕流血犧牲,繼續戰鬥,攻心效果越來越顯著。據不完全統計,從圍城戰開始到9月底,共有13500餘名守敵官兵投誠,其中既有新7軍3700餘人,第60軍3300餘人,也有地方雜牌軍6200餘人。
對於守軍偷襲宣傳隊的行動,我軍一邊不停更換喊話地方,防止敵人摸清規律;一邊暗中組織小分隊進行火力掩護,搞得敵人再未偷襲得手。

蔣軍陣地
鄭洞國則一麵派出少數土匪、特務和政工人員,混出長春潛入解放區,偵察我軍情報,從事破壞活動;一麵開辦數期“軍官訓練班”企圖穩控人心,同時對部隊實行“連坐法”,規定:“一個連逃跑3人以上,連長直接槍斃。一個班士兵要是敢私下發牢騷,全班處決。”
然而,即使動用這樣的手段,也挽回不了頹廢的軍心。60軍暫編52師第一團2連連長,帶領2連去長春市火車站附近拆民房的時候,手下5名士兵突然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連長很快想起“連坐法”,知道回去自己也活不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領2連剩下的官兵直接投奔解放軍。

曾澤生將軍
在60軍長春起義後,我軍繳獲的一份蔣軍“軍官訓練班”的機要文件,蔣軍對我軍的俘虜政策和攻心戰是這樣點評的:“解放軍寬待俘虜,確實是心戰中十分狠辣的一招。對此,國軍既無法效仿,又無能為力。如對下麵過嚴,恐適得其反。”
昔日的抗日名將鄭洞國做夢也沒想到,我軍早在井岡山時期製定“不打、不殺、不罵,不虐待;不準搜腰包,受傷給治療,去留自願”的俘虜政策,會成為他們難解的謎題。而深明大義第60軍軍長曾澤生將軍,看透了眼前發生的一切,決心發動起義,奔向光明。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