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失敗!神舟十二號圓滿成功,美國卻自己立法無緣參與中國航天
- 编辑:5moban.com - 18神舟十二號“出差三人組”已經安全返回到地球,接下3名航天員將要隔離14天左右,此次隔離和新冠疫情沒有關係,而是因為長期在軌飛行,航天員的免疫力會有所變化,一些常見的病毒都可能會導致航天員患病,所以等到航天員免疫力提升之後,才會開始接下來的任務。

在接下來,我國將還會發射天舟三號和神舟十三號,中國空間站時代已經開啟。
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勝利,不僅讓中國人都感到驕傲,就連國外媒體也非常關注,神舟十二號成功著陸之後,很多國家媒體都發表了文章見證這一偉大時刻。
但是我們知道,美國一直把我國視為“假想敵”,尤其是在航天領域,不僅從上個世紀時,就禁止我國火箭參與美國衛星的發射,排斥我國加入國際空間站,在2011年時更是發布《沃爾夫條款》,連正常的學術交流和會議都排斥我國。

在我國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之時,美國不僅沒有想要破除不合作禁令,反而有一些封鎖派希望《沃爾夫條款》永久化。
而這其中,以NASA局長尼爾森為代表,他支持將排斥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沃爾夫條款”永久化。

要知道的是,現如今我國已經成為航天強國,封鎖我國並不會給美國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將美國“鎖住”,比如:美國提出要在2024年將宇航員平安送往月球並返回。

其實美國已經成功登月過一次,這次登月按理說沒有技術難度。但可惜的是美國一些關鍵技術竟然失傳了,尤其是艙外航天服,現如今美國使用的艙外航天服,還是上個世紀設計並製作的,一共隻剩下4套,還嚴重老化,無法支撐美國宇航員探測月球。
美國投入了10億美元用以開發新的艙外航天服,但尷尬的是,即使如此也無法趕上2024年探月計劃。

如果美國能夠打破禁令,恢複中美兩國在航天領域的友好合作和交流,那麽或許我們可以相互分享一些關鍵技術,幫助美國早日登月,但可惜的是,美國禁令也讓美國航天發展困難重重。
既然《沃爾夫條款》非常不利於中美兩國在航天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那麽NASA局長為何還要支持《沃爾夫條款》永久化呢?
目的其實隻有一個:要錢!

我國3名航天員入住天和核心艙之後,美國其實很慌。這一點也不意外,因為美國一些封鎖派,一直將我國視為是假想敵,將我國正常探索太空的行為,當作是挑戰美國太空強國的地位。
而美國封鎖派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要錢,比如:NASA局長尼爾森在6月份的一次聽證會上,先是一一列舉了我國近期太空探索方麵取得的成績,之後表示美國應該做世界第一,最後提出重點:多撥預算,才會多出成果。
也就是說,有一部分美國人妄想封鎖我國的原因,隻是為了要錢罷了。

合作還是封鎖?
其實,美國如果堅持《沃爾夫條款》的禁令,不與我國在航天領域展開合作,甚至還禁止正常的學術交流,那麽美國可能會麵臨一個尷尬的局麵,那就是他們自己可能會被排斥在許多國際航天項目之外。
比如:我國和俄羅斯牽頭準備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國際月球科研站願意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夥伴開放。但是因為《沃爾夫條款》的存在,美國無法參與。

另外,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美國和俄羅斯主導修建的,但是國際空間站又是漏氣,又是出現塑料煙霧,又是出現漏洞,已經不堪重負,準備在2024年退役。

國際空間站退役之後,我國空間站就成為了唯一一個正在運行的空間站,我國空間站願意同世界上所有以和平為目的,利用外層空間的國家和地區合作,目前已經有17個國家通過了第一批科學項目的申請。
而如果美國仍舊采取對我國嚴格的禁令,隻會讓自己陷入無空間站可用的尷尬局麵。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在航天領域還有許多重磅項目,比如:探測火星,目前祝融車已經在火星表麵行駛。
在航天領域,我國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力量,而美國的傲慢和封鎖,不僅不會阻擋我國航天的發展,反而倒逼著我國走向自主創新,而這有利於我國在航天領域走得更遠。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回家##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