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時公交車上學劉寶瑞震驚四座
李菁並不是出身於曲藝家庭,父母的職業與這行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家人看孩子的方法就是給他放相聲、評書的錄音,小李菁一聽便不哭不鬧聽入了神。7歲那年,隨母親乘公共汽車的時候,他自顧自地開始叨念一段單口相聲,母親說:“哎?這不是《珍珠翡翠白玉湯》嗎?隻聽了三四遍你就記住這麽多詞了?”李菁神氣地說:“我能把這一整段都說下來”,母親不相信。於是李菁在公共汽車上把劉寶瑞這段40分鍾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完完整整地說了下來,說得是字正腔圓,聲情並茂,雖然篡改了一些小孩子難以理解的生僻字,把“簡短節說”說成“減半截兒說”,但節奏和韻味說得相當到位。車裏的乘客基本上不再說話了,都專心地聽著這個小孩單口相聲,驚為奇才。母親發現了李菁在這方法的造詣,回到家後立即把這段錄了下來,一直保存到現在,長大後的李菁一聽到這段錄音便忍俊不禁。
自行車上學會快板書
上高中之前李菁的相聲、快板和評書都是靠自己聽會的,要說舞台經驗就是學校的各種典禮和聯歡會,老師和同學是他忠實的聽眾,有時候中午休息的時候也經常有同學來找他說上一段。
喜歡鑽研的李菁在藝術方麵體現了這種難得的精神,跟著電視節目苦練快板,“我當時不知道那四塊小板是怎麽發出整齊的一聲的,就把這四塊板粘起來,這樣就能和電視上發出同步的聲音了。”談起學藝的經曆,李菁津津樂道,“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快板中間連接的繩子換粗一點,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15歲那年,母親被借調到車管所工作,經常碰到相聲演員來辦牌照,回到家便問李菁想不想拜一位師父,聽到一些還算響亮的名號,李菁自己心中有數,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熱情。而當有一天母親說遇到快板名家梁厚民先生的時候,李菁當即決定要拜梁先生為師。而當時的他馬上要隨學校出國學習,回國後再聯係梁先生已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不料對方已經換了號碼,幾經周折終於見到了梁先生。來到師父家中,李菁第一次給梁先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唱了一段自學的快板書,梁先生的評價是:雖然姿勢不對,欠缺技巧,但是這孩子“心中有板”。從此李菁就開始了拜師學藝的曆程。
高中的學習非常緊張,但是為了“心中的板”,李菁每天放學後騎車40分鍾去梁先生家,梁先生演出事務繁忙,隻能給他指導一個小時,“那一個小時隻有聽的功夫,根本學不會,也沒有時間練,隻能在騎車回家的路上自己琢磨,40分鍾的路程,一到家我就會了,練一會兒再寫作業,第二天再學新的一段,幾乎所有的快板我都是在騎車路上學會的。”梁先生對李菁的聰明刻苦也是讚賞有加,在教育其他弟子的時候經常會說:“想當初,李菁學這段的時候,一禮拜就全會了。”
李菁所在的中學是一所市重點中學,他曾經的理想是考上北大的法律係,但是高考卻以兩分之差與北大無緣。這對李菁來說算是人生中第一個小打擊,上了大學後他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藝和演出上麵。梁先生認為這個時候的李菁功夫已經紮實了,可以出師了。
硬著頭皮參加同學聚會
大學期間的李菁學習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他所學的專業是管理學,大四那年他獲得了全國快板書大賽一等獎,這個獎讓李菁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放棄大學所學的專業,專門從事曲藝事業。畢業的時候,很多前程似錦的工作機會朝他招手,李菁全都不為所動,一心等待他期待的部隊文工團的通知。但是人生道路一直算順利的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時期,這個單位的通知一等就是兩年。兩年間他隻能參加一些小劇場小茶館的演出,經常麵對的局麵就是台下稀稀拉拉幾位觀眾,包袱抖出來台下沒有反應,不是演員學藝不精,是實在沒有氣氛,即使很好笑的包袱,就那麽老幾位,觀眾也不好意思大笑。“不能得到觀眾的共鳴是最讓人鬱悶的事,心裏不好受我就在台上可著勁抽風,觀眾不樂,我自己逗自己玩還不行?”這種情況下,藝人內心的寂寞難以名狀,很多熬不下去的年輕演員選擇了改行。而李菁再次放棄了廣播電台編導的工作,繼續在這一行裏打拚。
李菁在相聲界至今沒有正式拜師,在繼承傳統上麵他兼收並蓄,博采眾長,潛心研究相聲大師的精髓,並與前輩們探討相聲的技藝。值得一提的一位是李立山先生,他對於李菁在傳統相聲上的幫助非常大。李菁經常不惜四個小時的車程穿越北京城到李先生家探討相聲技法。
相聲是一門口傳心授的藝術,曆代老藝人流傳下來的技藝被奉為經典,從清末到現在,老先生們已經把中國語言中能夠構成包袱、構成笑料的技巧都提煉出來了,現在無論多新的相聲,包袱也都是舊相聲裏有的,但是卻鮮有人總結其中的規律。李立山先生就做了這樣的工作,他把傳統相聲的精髓總結為28個字,每個字分別用一首四言詩作為解釋,聰明的李菁一看這28首詩便豁然開朗了,加上自己多年的演繹積累,他對相聲有了比較透徹的理解。而李菁說他目前在相聲領域還是處於繼承階段,在繼承的基礎上再創新。對於他的大學生活,李菁不覺得可惜,大學生活培養了他很多方麵的素質,並為個人發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今後如果有曲藝方麵的研究生班我還想繼續學習。”
爺兒仨撐起相聲大會
輾轉於各位大小演出活動中,李菁結識了行裏的許多師兄弟,包括郭德綱。郭德綱在1996年開始搞相聲大會,也就是現在德雲社的前身,從京味書館、中和、廣德樓、華生天橋,再到現在的天橋樂,經曆了風風雨雨,從觀眾隻有幾個人,大雪天站在門口往裏叫人開始,到現在天橋樂火爆場麵,李菁全部都經曆了。
最艱苦的時候,相聲大會的演員隻有三個人,郭德綱、張文順和小小年紀的李菁。三個人撐起一場相聲大會,他們也撐下來了。先是張先生說一個小時的單口,郭德綱一個小時單口,李菁四十分鍾快板,郭、張二位一個對口,爺兒仨再來個群口。
那個時候他們天天演出,觀眾隻有四五個,有三位還是固定觀眾,這就要求演員活兒不能重,相聲好辦,快板要求就非常高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李菁把自己會的40多段快板書整個說了一個遍,“回憶起那個時候的經曆,雖然很艱苦,但是也為今後的演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的演出可想而知是入不敷出的,甚至賠錢。但是生活的艱難並沒有動搖他絲毫的信念,談起那段日子,李菁輕描談寫地說:“我騎車去,不用搭車錢,也就是搭點飯錢。”而最讓他痛心疾首的是要拿著快板去街上招徠觀眾。有一次相聲大會的演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麵,台下隻有一位觀眾,台上一人台下一人。德雲社的演員們決定全體出動,在劇場門口唱快板叫人。這可要了李菁的命,不是因為天寒地凍,也不是放不下架子,而是因為他對快板的感情,從小師承梁先生學習快板書,放棄大學畢業的似錦前程專門從事曲藝表演,快板在他心目中是神聖的藝術,而如今要淪落到街頭打板迎合路人地步,這讓他心裏第一次感到心酸。“有時候我就故意不拿快板,假裝忘了拿,讓他們打,或者我拿別的東西代替。”這似乎能夠略微緩解內心的苦澀。
2006年,拜師師勝傑。
2010年10月,出演電影《建黨偉業》,在影片中飾演袁世凱長子袁克定一角,與周潤發飾演的袁世凱演對手戲。同年為喜劇動畫電影《西遊新傳》電影角色唐僧配音,李菁表示對“西遊”題材情有獨鍾。
2011年1月3日,全球巡演正式啟動,從大年初三開始連續八天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維也納、林茨、格拉茨,及德國柏林進行演出。同年2月2日,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相聲小品《獨家錄製》。同年3月2日,參加電影《房不剩防》新聞發布會。同年10月,在第八屆中國金唱片獎擔任評委。
2012年1月,在遼寧春晚與何雲偉表演相聲《我要做好人》,另外還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和北京衛視春晚會上表演《送年戲》。同年3月2日,與何雲偉做客綜藝節目《超級訪問》。同年6月17日,第一次到上海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相聲大師王世臣90周年誕辰相聲專場演出。
2014年5月,拍攝喜劇題材電影《蹴鞠》,在片中飾演武當山長門一角。同年6月13日,在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相聲表演《脫口而出》專場會。同年7月26日,參加天津衛視《中國足球夢》節目。同年8月15日,做客天津衛視《英俊秀》,圍繞完美搭檔與何雲偉展開“朋友”話題的討論。
2014年6月6日,與沙溢、賈玲和瞿穎作為常駐嘉賓加盟即興喜劇真人秀節目《喜樂街第一季》。節目中,李菁飾演一位窮酸摳門的動物園會計,與發小沙溢、賈玲,“女神鄰居”瞿穎共同上演一場場爆笑故事。《喜樂街》多次上榜由央視索福瑞與微博合力打造的微博電視指數前5名,在節目播出當晚綜藝紮堆的周五之夜,也多次上榜瘋狂綜藝季前3名。
2015年2月18日,在央視春晚上,李菁與沙溢、賈玲和瞿穎四人組成的“四喜丸子”表演小品《喜樂街》。同年2月3日,在《毛丫丫被婚記》影片中飾演毛西林一角。同年3月4日,在元宵晚會上,合唱歌曲《恭喜呀恭喜》。同年6月19日,在甘肅頒發首屆甘肅大劇院大學生戲劇展演頒獎。
2016年5月11日,參演電視劇《重耳傳奇》。7月14日,參加科學實驗節目《加油!向未來》。同年7月15日,李菁與曹雲金主演 喜劇電影《情況不妙》,飾演進城尋找老婆的癡情小鎮青年”。同年9月,作為常駐嘉賓參加明星跨界喜劇競技秀《跨界喜劇王》,和巫啟賢在《影視劇的那些事》還原了電視劇中的老套路,《楊家將》“佘太君”造型逆天。
2017年1月11日,李菁參加合作科技創新圓夢秀《機會來了》。同年2月27日,李菁和支一主演《茅山邪道噬血玉》上映。同年3月20日,李菁加盟的治愈係“賤”喜劇《解憂奇賤店》在愛奇藝全網獨播。
2018年1月20日,參加“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18春節大聯歡”。1月23日,參演的電視劇《福星盈門》在山東衛視播出。2月17日,參加2018絲路春晚。5月7日,參演的電視劇《誓言》開播。
《重耳傳奇》飾演⠦使
《福星盈門》飾演 便利店老板
《誓言》(2018-05-07)
《哈哈哈》
2009年賀歲劇《天生我才》中飾演洪六。
2009年與葛優合作《氣喘籲籲》
2010年與郭德綱合作《三笑之才子佳人》
2010年與古天樂、餘少群、劉亦菲、樊少皇等合作葉偉信導演的新版《倩女幽魂》
2010年與郭德綱、於謙、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等合作出演《竇天寶傳奇》
2010年與周潤發、趙本山、劉德華、何雲偉等合作韓三平、黃建新導演的《建黨偉業》
2010年與甄子丹ⷥ覽䧙郭富城ⷦ芥𐑧等合作鄭保瑞導演的《大鬧天宮》
2010年與李念、趙毅、幹露露、何雲偉、張大禮等合作孫達導演的《房不剩防》
2011年出演梁天導演的《古今六人行》
2011年出演李豔秋導演的《幸福秘方》
2011年《新倩女幽魂》飾齙牙村民 合作演員:劉亦菲、古天樂 導演:葉偉信
2011年《歡樂元帥》飾 烏天師
2014年《國寶疑雲》飾⠦ꀀ
2014年《0.5的愛情》客串主持人
2015年《土豪520》
2016年《茅山邪道之養屍塚》
2016年《情況不妙》
快板聯唱(許廣、崇天明、郭鶴鳴)
群口相聲《打燈謎》(逗哏:嶽雲鵬、燒餅、郭曉小、劉源、曹鶴陽,捧哏:史愛東)
相聲《餑餑陣》(孔雲龍、謝天順)
雙簧(奇誌、張偉)
相聲《我的大學往事》(徐德亮、王文林)
相聲《說廣告》(馬雲路、劉際)
繞口令(李根、侯震)
相聲《老歌新唱》(陳寒柏、王敏)
相聲小段(常寶華)
群口相聲《雜學唱》(逗哏:張德武、謝金、趙雲俠、李雲傑,捧哏:李文山)
相聲《說評書》(劉洪沂、李嘉存)
相聲《賣掛票》(高峰、欒雲平)
相聲《大保鏢》(曹雲金、劉雲天)
相聲《文章會》(何雲偉、李菁)
相聲《學小曲》(師盛傑、石富寬)
相聲《賣布頭》(郭德綱、於謙)
2007年8月18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初六日:紀念侯耀文藝術成就相聲專場第二場
中國鐵路文工團在世紀劇院舉辦“紀念侯耀文藝術成就相聲專場”。侯耀文的兄弟侯耀華出任晚會主持。展演的劇目都是全新編排的相聲段子。它曆經一年多時間反複修改揣摩與排演,在侯耀文去世之前的前兩天才完成最終定稿。
德雲社演出
2006年3月23日,農曆丙戌年二月廿四日,晚:德雲社為陸地園義演評劇《秦香蓮》
德雲社全體成員為白血病患者、京劇演員陸地園舉辦一場慈善演出,全社演員串演評劇《秦香蓮》。郭德綱分飾前王延齡、後包拯,特邀王麗京飾秦香蓮,何雲偉飾陳世美,張文順飾張三陽,王文林飾韓琪,李菁飾皇姑,李雲傑飾國太,張德武飾劉廷,曹雲金飾王忠,劉雲天飾冬哥,肖佳玉飾春妹,欒雲平飾大太監,孔雲龍飾車夫,邢文昭、李文山、嶽雲鵬、崇雲昆飾四宮女,高峰、李根、趙雲俠、史愛東飾四太監。
2006年5月27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初一日,上午:徐德亮在國林風舉行《逗你玩》簽售儀式
徐德亮在國林風舉行《逗你玩》簽售儀式,到場的還有李菁、何雲偉、高峰。
2006年6月8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十三日,晚:徐德亮相聲專場在北京大學舉辦
北京民間相聲團體德雲社首次走進高校,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演出。這次德雲社的演出定名為“徐德亮相聲專場”是因為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徐德亮畢業於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這也算是徐德亮北大畢業後第一次以相聲演員的身份回母校省親。
此次演出將包括7個段子,分別是《西江月》、《出口成章》、《進化論》、《寫對聯》、《黃鶴樓》、《學小曲》、《我的大學生活》。其中《我的大學生活》是德雲社創作的首部校園相聲,郭德綱在這個段子中,首次擔任捧哏,配合師弟徐德亮的演出。其他演員包括張文順、何雲偉、李菁等。
演出後,郭德綱和徐德亮在現場簽名發售他們的新書,書名分別是《話說北京》和《逗你玩》。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一場
2006年10月29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初八日: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一場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一場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
演出節目
對口相聲《學評書》(李根,張蕾)
對口相聲《西江月》(徐德亮,王文林)
對口相聲《黃鶴樓》(曹雲金,劉雲天)
對口相聲《賣春聯》(高峰,欒雲平)
對口相聲《西征夢》(郭德綱,石富寬)
對口相聲《河南戲》(侯耀文,於謙)
對口相聲《賣布頭》(何雲偉,李菁)
對口相聲《我是黑社會》(郭德綱,於謙)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二場
2006年10月30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初九日: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二場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二場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主持人大鵬。
演出節目
對口相聲《反八扇》(欒雲平,王文玉)
對口相聲《大相麵》(高峰,張立林)
對口相聲《造廚》(徐德亮,於浮生)
對口相聲《拴娃娃》(曹雲金,趙世忠)
對口相聲《數來寶》(李菁,金文聲)
對口相聲《四大名旦》(何雲偉,常寶華)
對口相聲《學評戲》(師盛傑,於謙)
太平歌詞(張永熙)
對口相聲《托妻獻子》(郭德綱,謝天順)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四場
2006年11月1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十一日: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四場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四場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
演出節目
全體發四喜
拆唱快板《真假美猴王》(史愛東,許廣,李根)
群口相聲《鏘鏘四人行》(郭德綱,於謙,何雲偉,李菁)
群口相聲《反七口》(曹雲金,劉雲天,欒雲平)
群口相聲《大雙簧》(郭德綱,李菁,何雲偉,王文林)
群口相聲《大審案》(徐德亮,高峰,王文林)
群口相聲《金剛腿》(李立山,何雲偉,李菁)
群口相聲《扒馬褂》(郭德綱,田立禾,於謙)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五場
2006年11月2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十二日: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五場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五場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
演出節目
太平歌詞《秦瓊觀陣》(郭德綱率弟子群唱)
竹板書《水漫金山》(嶽雲鵬)
京韻大鼓《劍閣聞鈴》(李響,於謙)
相聲《誰來說相聲》(徐德亮,黃健翔,董陸)
京韻大鼓《子期聽琴》(趙桐光)
河北竹板書《罵貪官》(郭鶴鳴)
京韻大鼓《紅梅閣》(何雲偉)
拆唱連珠快書《碰碑》(王文林,徐德亮)
京韻大鼓拆唱《探晴雯》(王惠,夏征)
京東大鼓《八姐遊春》(李菁)
天津快板《絕密消息》(高峰)
西河大鼓《灞橋挑袍》(郭德綱)
快板書《劉公案》(梁厚民)
京韻大鼓《活捉三郎》(楊鳳傑)
全體助演《師傅經》(郭德綱,於謙)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六場
2006年11月3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十三日: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六場
德雲社十周年專場演出第六場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主持人張國立。
演出節目
群口相聲《同仁堂代唱八家》(高峰,王文林,曹雲金,劉雲天,李根,史愛東,趙博,李雲傑,郭鶴鳴)
對口相聲《白蛇傳》(趙雲俠,曹鶴陽)
對口相聲《夢中婚》(郭德綱,於謙)
群口相聲《武訓徒》(李文山,欒雲平,嶽雲鵬)
對口相聲《我要反三俗》(郭德綱,於謙)
群口相聲《打燈謎》(徐德亮,張德武,邢文召,侯震,張玉琪,馬鶴琪)
對口相聲《學四相》(曹雲金,劉雲天)
對口相聲《福壽全》(於謙,郭德綱)
對口相聲《學小曲》(何雲偉,李菁)
大翻場(郭德綱,於謙)
⠦間 | 名稱⠀ | 衛視⠀ | 主持人⠀ |
---|---|---|---|
⠲017 | ⠦韦來了 | ⠥京衛視 | ⠀ |
⠀2016 | ⠀跨界喜劇王 | ⠥京衛視 | ⠀小沈陽 |
⠀2015 | 歡樂喜劇人⠀⠀ | ⠀東方衛視 | ⠀吳秀波 |
《康熙私訪》
《肖飛買藥》
《盜馬金槍楊家將》(尚未演完)
《薛丁山征西》(尚未演完)
2007年10月2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廿二日,14時:北京評書宣南書館開書
北京評書宣南書館正式開書,連麗如重新出山,攜弟子王月波、李菁連演三天。此後每周六下午,連派弟子都在此說書。
2007年11月27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十八日,上午:侯寶林故居正式揭牌
位於北京東四頭條19號的侯寶林故居經過簡單整修後正式揭牌。
侯寶林先生的生前好友方成、蘇叔陽,徒弟賈振良、師勝傑,徒孫郭德綱、李菁等和侯家親屬陸續到場,參加故居揭牌儀式。嘉賓們流連於侯先生曾經生活過的每一個角落。師勝傑表示,如今故居揭牌,有了追憶師傅的好場所,對於師傅的生前好友,乃至廣大相聲愛好者都是件大好事。
10時,方成和侯耀中共同掀起紅布,侯先生故居正式揭牌。
侯寶林先生生前曾經在廣播局宿舍、什刹海等多個地方居住過,但都是租住,隻有東四頭條19號是侯寶林先生花了多年積蓄買下來的,1993年老先生辭世後,房子塌了一部分,家人便把老房子翻蓋成了水泥房,但是一直沒有人來住,空了十多年,改成故居也是全家人的心願。
2008年2月20日,農曆戊子年正月十四日:德雲社“戊子鬧春”元宵節專場相聲晚會舉行
德雲社“戊子鬧春”元宵節專場相聲晚會在北京演出兩場,郭德綱、於謙、徐德亮、何雲偉、李菁、曹雲金等在晚會上推出不少新段子。
2008年4月18日,農曆戊子年三月十三日:天津八一禮堂2008年4月18日演出
本日八一禮堂由北京德雲社演出相聲,演員包括郭德綱、於謙、李菁、高峰、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欒雲平、嶽雲鵬等,段子包括《兵器譜》、《大西廂》、《夢中婚》、《武訓》、《黃鶴樓》、《學電台》等。
會議介紹
2006年2月23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廿六日,14時:北京曲藝演員聯手倡議抵製“三俗”
北京相聲俱樂部座談會在北京東城區文化館二樓會議廳舉行。參加會議的每個人手中都有一份《倡議書》,主題為拒絕低俗、庸俗、媚俗等相聲界的“三俗”。
出席會議的有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薑昆、中宣部文藝局文藝處處長田永勝、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常祥霖、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中國曲協分黨組副書記黃啟鈞、中國曲協副秘書長刁惠香、文藝報副主編呂先富、著名作家梁炳�搖⒅�名評論家姚振生、著名相聲藝術家常寶華、陳湧泉先生及在京的中青年相聲藝術家和部隊的文藝工作者首都及中央媒體的記者:於萬海、張宏、康友純、康鬆廣、孟凡貴、張誌強、李菁、張長來、崔琦、於謙、王印權、劉慶福、王輔亭、王玉、王岩、武賓、賈倫、張文甫、李建華、孫晨、郭德綱、李立山、王文長、付強、何雲偉等(排名不分先後)。
會議內容
會議由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北京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主席李金鬥先生主持,他就會議的主要議題落實中央首長和中宣部領導就當前文藝界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庸俗、低俗、媚俗的風氣作了簡要的說明。周末相聲俱樂部2005年的工作總結由李偉建代表在會上發言。青年相聲演員代表賈倫、曲藝評論家姚振生先生對當前相聲界的一些不正常的現象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著名作家梁炳�搖⑾嗌�藝術家常寶華都有精彩的發言。吳文科先生、常祥霖先生都對周末相聲俱樂部的成就表示了讚賞。對媒體報道天橋樂德雲社的演出和郭德綱現象給與了客觀的評價。周末相聲俱樂部秘書長宋德全代表周末相聲俱樂部並征得郭德綱和德雲社的代表同意。宣讀了共同發起抵製“三俗”的倡議書。劉蘭芳主席代表中國文聯作了重要發言。薑昆書記作了總結發言:“以郭德綱領軍的德雲社,憑著對相聲藝術的熱愛,憑著對觀眾的熱愛,十年磨一劍,在注重傳統和創新的基礎上,贏得了觀眾喜愛和媒體關注。”他表示,德雲社火了之後,各種擔心和猜測也是此起彼伏,他希望相聲界能攜手努力,不能讓相聲的火爆隻成為曇花一現。座談會結束後,與會的近百名相聲界人士在《倡議書》上簽字。
2007年7月17日,農曆丁亥年六月初四日,19時30分:“紀念相聲名家侯耀文先生專場演出及侯門弟子賀先生六十冥壽”活動舉行
中國鐵路文工團說唱團與郭德綱率領的德雲社於解放軍歌劇院聯合舉辦“紀念相聲名家侯耀文先生專場演出及侯門弟子賀先生六十冥壽”活動。
2008年5月14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初十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德雲社賑災義演舉行
本晚德雲社在宣武區德雲社劇場舉行四川汶川地震賑災義演,郭德綱、於謙、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劉雲天、高峰、欒雲平、徐德亮、王文林、張德武、劉源、李根、侯震、嶽雲鵬、史愛東、趙雲俠、李雲傑參加演出,共捐款項達180573元。(其中李菁捐款5000元)
15歲師從快板書藝術家梁厚民先生,曾獲全國第二屆快板藝術大賽一等獎。後拜金文聲先生為師,進修評書藝術。經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劍》、《武鬆打店》,相聲《學四相》、《汾河灣》等。在“2005年北京相聲小品大賽”中與何雲偉合作憑借《我要幸福》一舉奪得相聲專業組一等獎。
2006年,相聲門拜師師勝傑先生。同年,與郭德綱、於謙、高峰四人西河大鼓門拜師著名民間藝人,金文聲先生。2007年,與王月波認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麗如女士為幹媽。
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快板藝術委員會委員。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