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如魚得水網
來源:北京商報
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2025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擬安排城市副中心、長城保護、非機動車管理、養老服務等立法修法項目,擬對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燃氣管理條例等開展執法檢查。根據報告,今年北京擬推進立法類議題38項、監督類議題31項。
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圓滿完成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相關任務,各項工作有了新的進步,為首都和諧穩定、發展和治理、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提供了有效的民主法治保障。其中,北京市人大常委會製定修改法規7件,包括北京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北京市外商投資條例、北京市推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定、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修改)、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等。目前正在審議法規草案4件,關於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消防、民辦教育等相關法規已提上日程。
不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指出,當前工作仍有不足,立法對高質量發展和精細化治理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還不強,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人大工作隊伍和工作方式還不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工作整體實效有待進一步提升。
為了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圍繞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審議城市副中心條例、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條例、長城保護條例。同時,修改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起草博物館條例、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和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管理體製改革相關法規等均在今年市人大修改法規項目清單中。
報告指出,2025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緊密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將審議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條例、永定河保護條例、實施森林法辦法;為了加強城市精細化治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擬審議消防條例、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房屋建築使用安全條例、公園條例和養老管理規定等;在民生改善和人民群眾權益保護方麵,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養老服務條例、集體合同條例、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等,這些備受大眾關注的問題均將在今年得到進一步改善。
北京商報記者 劉卓瀾